
我们当时就想着
,平台一旦成型
,将很快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大的规模,流量大了之后,我们就可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,到那个时候,我们赚钱的门道就多了,对上游
,我们每一条产品线都可以收供应商的佣金;对中游
,我们可以收取企业服务商的年费
、月租费、增值服务费
、广告费;对下游,我们可以收取咨询费;另外 ,我们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商 ,做互联网金融……就这样想着想着
,我们越想越来劲,甚至有些信以为真了,所有的工作都按照平台的思路去推进 ,就仿佛我们已经是一个流量巨大的平台 。滴滴恰是找到这样一个核心的场景痛点,并通过精巧的自由连接运用新的启用关系,形成场景的自然流动。